发布时间:2019-08-30 16:29
眨眼是有规律的,正常情况下人平均每分钟眨眼15~20次,但如果孩子频繁而不能自主的眨眼,那就要警惕孩子可能生病了。指出,引起孩子频繁眨眼的原因主要是:1、外界刺激;2、习惯性眨眼;3、眼科疾病;4、儿童抽动症。>>>我家孩子频繁眨眼是抽动症还是眼部疾病?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主任指出80%以上的眨眼患者被诊断为抽动症,家长要引起重视。
抽动症是一种儿童高发的发育行为疾病,在发病初期都表现为频繁眨眼,抽动症引起的眨眼睛,不痛不痒,会在人多、情绪紧张、看电视、感冒时加剧,情绪松弛时减轻。随着病情的发展如皱眉、歪嘴、耸肩、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骂人、吐口水、说脏话,严重者会出现甩手、踢腿、走路异常、生活不能自理,病症越少越容易诊疗好,7岁以前是抽动症的诊疗时机。
抽动症危害大,学习困难只是其中之一!
我国儿童抽动症患病率高达3.79%,也就是说每100个孩子中就有4个孩子患有抽动症,男女患病比例为3:1,男孩患病远远高于女孩,而儿童抽动症延迟诊断率为69.7%,这是导致抽动症患者病情加重得不到及时的诊疗的重要原因。抽动症患者50%的孩子伴随学习困难,80%伴随注意力缺陷,25%的孩子具有猥亵行为,92%的患者患有心理障碍同时伴有强迫障碍与自伤行为。抽动症早发现早诊疗是避免孩子受到伤害的方式。>>>抽动症危害如此大,能治好吗?
引发抽动症的主要原因为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的相关神经递质失调,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有关,可能是多种因素在发育过程中互相作用所致。传统诊疗模式只能采用药物短暂抑制抽动症发作,不能从上进行诊疗,同时传统模式的过于单一,不能真正的帮助孩子身心恢复正常。成都西南儿童医院打破传统诊疗弊端,整合医疗资源,融合中医、西医、心理、康复、特教多学科的诊疗抽动症,身心同治。
“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康复体系”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第20届儿科学术会议上被众多儿科医师作为学术报告提及
“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模式”采用中医诊疗、中成药诊疗、仪器诊疗、物理诊疗结合心理疏导及特殊教育,形成一套“生物-心理-行为-社会”四位一体的诊疗模式,快速修复中枢神经系统髓鞘结构,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正常分泌,该模式获得业内医师及患者家长一致承认与好评。
医:西医结合中医针灸、推拿、耳穴、水疗诊疗,充分考虑每一位患者的身心情况,针对性制定诊疗方案,逐步改善孩子频繁眨眼、撅嘴、伸舌头等症状。
教:心理指导、感统训练、亲子课,通过行为干预与知识技能帮助抽动症解决心理障碍,规范孩子行为,提升孩子自信心理,真正回归社会与学校。>>>点击提前预约挂号,免排队挂号之忧
【温馨提示】:诊疗抽动症,患者要选择正规专业的抽动症医院,切勿擅自用药或是偏方诊疗,以免诊疗不当加重病情。如有疑问请点击【在线咨询】或拨打咨询热线【028-87538666】,我院会根据孩子的状况,为您提供就医指导和健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