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小儿足内翻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7-02-13 18:36

  【导读】足内翻的常见类型有哪些?足内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胫前肌紧张所致,对于足内翻的类型有些家长并不是很了解,对此,我们请来了成都西南儿童医院付师亭主任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医师解析】足内翻的常见类型有哪些

  马蹄足:又称下垂足、尖足,由于胫前肌瘫痪造成,在站立时仅能以前足着地,踝关节过度跖屈,足跟不能负重着地,患足跟腱挛缩变短,马蹄足和内翻足常同时存在。

  仰趾足:也称为跟足,跟行足,多见于腓肠肌及比目鱼肌瘫痪和先天畸形所致,站立,行走,负重时以足跟着地,足尖上举,踝关节背屈明显。

  弓形足:足的纵弓明显高于正常,足弓测量时角度减少,并无不适感,是由于足内在肌与外在肌受力不均衡引起。

  锤状足:足横弓过度松弛所致。

  扁平足:扁平足是指足弓消失,足弓是由足骨,韧带肌肉共同构成的,正常时有横弓和纵弓,此外,各种外伤造成足部瘢痕挛缩也可导致足部变形。>>>足内翻还有哪些类型呢?点击

  足内翻会对患者心里造成极大的伤害,不合群,思想偏激消沉。医师提醒,足内翻患者越早得到诊疗,其诊疗效果越好,花费的费用也越少。

  诊疗足内翻选对模式选对医院很重要,现在有很多患者迟迟得到不到好的救治,就是因为大多数患者家属跳入无良医院的“广告陷阱”,花了很多钱也没把足内翻给治好,反而还拖延了诊疗的合适时机。

  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康复体系:帮助脑病患者

  临床发现,传统的治疗方法不仅改变不了疾病患者问题(提升社会生活能力),反而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

  为解决该项难题,我国小儿神经科专家租不断研发和创新,经过数百次临床实践,最终研发出一套对脑病患者能进行全面、系统的康复治疗的体系——医教一体,多学科诊疗康复体系,最大限度提升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指标,改善患者病情,提升患者自主生活能力,已成为西南地区脑性瘫痪康复的首选技术。

  该技术从病症检查、分型、治疗、康复训练每一个步骤都为患者量身制定,使治疗效果全面优化,使患者达到生活自理或改善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治疗多久能见效?效果如何?点击了解详情

  【专病专诊,只为给孩子更好的治疗】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特设每周三为“脑瘫专病专诊日”,由四川省十大儿科医生付师亭教授领衔、杜玉芳等科室医生会诊。为患儿情况进行全方面综合评估,制定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及家庭康复指导,让家庭护理与专业医学治疗更好的结合,帮助孩子早日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家长都希望能够让孩子早日获得康复,但作为家长要慎重得为孩子选择专业的模式和医院接受诊疗。科学认识脑瘫,综合诊疗,才能够让孩子早日重获健康。【健康咨询热线:028-87538666】

-->
联系我们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北街13号

联系电话:028-87538666


Copyright ©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版权 蜀ICP备15022251号-2

声明:本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可发送邮件联系删除。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